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en
投資者關系
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者關系 > 投資者保護
中國資本市場30年大事記:從股改到注冊制
發表時間:2021.05.18 17:00:49

來源:澎湃新聞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開業。與此同時,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兩個事件,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后集中交易的證券市場開始形成。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同年11月30日,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人民幣特種股票(即B股)首發儀式在滬舉行,這是中國利用股權吸引外資的一種嘗試,也是新中國建立以來首次發行這類股票。
    1992年1月19日,上海股票認購證首次發行。同年10月25日證券委及證監會成立。
    1993年6月28日,深圳B股改為港幣掛牌、結算;同年7月26日,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在紐約證交所和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我國第一家在上海、香港和紐約三地上市的公司。
    1994年7月29日,深綜指最低94.78點,創歷史最低。同年4月18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成立。
    1995年1月1日 ,A股及基金交易由T+0交收改為T+1交收。同年5月5日深成指正式啟用。同年8月11日,上交所正式成為證券回購的集中交易場所。
    1996年12月16日,深滬交易所決定從即日起對股票、基金類證券的交易實行價格漲跌幅10%限制。同年7月16日,原上海申銀證券有限公司和原上海萬國證券有限公司正式合并為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當時我國最大的證券公司。
    1997年7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將上交所與深交所劃歸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
    1998年4月1日,上交所實施全面指定交易。
    1999年7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正式實施。同年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式營運。
    2000年2月22日,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新股的措施正式實施。
    2001年12月4日,退市制度正式推出,PT水仙成退市第一股。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同年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正式實施。
    2003年1月2日,上證國債指數正式發布,它填補了中國證券市場債券指數的空白。
    2004年5月27日,深交所中小企業板塊正式啟動。
    2005年4月29日,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掛牌成立。
    2007年1月9日,中國人壽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
    2008年10月31日,天音控股打響A股回購第一槍。
    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開市。同年11月28日,上海清算所成立。
    2010年11月1日,首批創業板原股東限售股解禁“開閘”。同年融資融券試點正式啟動。
    2011年7月,八菱科技初步詢價機構數量不滿20家,成為A股歷史上首家中止發行公司。
    2012年8月3日,經國務院批準,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新三板”)試點擴大。除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外,首批擴大試點新增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津濱海高新區。
    2013年12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新三板全國擴容,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啟動,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進入新紀元。
    2015年10月1日,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同年,股市發生千股跌停。2015年12月4日,證監會正式發布指數熔斷相關機制,并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16年1月8日,A股熔斷機制在實施了短短4個交易日后,宣布暫停實施。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實施。
    2017年5月,“債券通”成功上線,銀行間債市開放又添新模式。
    2018年4月,資管新規發布,央行聯合多部門發布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拉開資管行業轉型序幕。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上市,標志著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這一重大改革任務正式落地。
    2020年8月24日,注冊制正式擴圍至創業板。

粵ICP備09205031號 肇慶市公安局網絡警察支隊備案編號:4412833000509